一、互聯網考勤系統總體架構介紹說明
IAS互聯網考勤系統采用業界先進的開放式軟硬件平臺,支持多臺考勤服務器并聯,可以實現分布式部署、提高負載均衡的能力。我們的考勤系統服務器,可以根據企業的規模進行靈活的配置。其中包括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網站服務器。以下從考勤系統的幾大模塊進行說明:
互聯網考勤系統數據庫服務器(IAS Database Server) 是互聯網考勤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通過數據庫服務器來記錄大量的考勤記錄信息,包括員工登記信息、每次打卡記錄、考勤班次定義信息、假期定義信息、請假單、加班單、考勤調休單、漏打卡補簽單、外出與出差單信息、剩余年假、調休信息,以及各種報表信息,如打卡流水信息、出勤明細信息、日報、月報、請假報表、加班報表、加班調休報表、剩余年假報表等等。另外有的版本提供靈活的流程自定義功能,還存放大量流程定義,以及考勤申請與審批的詳細流程單信息。
互聯網應用服務器(IAS Application Server)是互聯網考勤系統中聯接網站服務器和數據庫服務器的重要環節,是處理單位考勤邏輯運算與查詢業務的關鍵。應用服務器接收來自網站服務器和考勤客戶端的數據請求;對數據請求進行路由分析和選擇,并作相應的格式轉化后進行轉發;進行主機調用,并等待返回結果;返回互聯網考勤系統相應模塊等。
應用服務器在設計中采用應用平臺的概念,從網站服務器上其他模塊發起的數據請求在數據格式上力求統一,在應用服務器中進行分析確定數據來源和去向,與后臺主機和其他業務系統的通訊工作由應用服務器負責完成。應用服務器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應用體系結構和應用開發平臺,保證能夠方便、快捷地增加新的業務。
互聯網考勤系統網站服務器是互聯網考勤系統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所有用戶的操作使用都通過網站服務器進行,系統可以通過IIS或者Apache搭建起網站服務器的運行環境。考勤系統提供查詢、統計、打印出各種報表,除了可供員工人員查詢自己的出勤情況,還可以提供給管理人員、部門領導根據各自的權限和管理的人員進行各種查詢匯總統計功能。查詢的信息包括打卡原始記錄,出勤明細,出勤日報表,出勤匯總報表。以及各種出勤異常報表,如遲到早退記錄表、請假記錄表、加班記錄表、補簽記錄表等。不僅可以通過頁面查詢,還可以隨時把查詢統計得到的信息導出到excel文件進行本地電腦保存或者打印出來。
二、互聯網考勤系統架構可根據客戶實際網絡模式進行搭建,現以以下兩種模式進行說明:
1、寬帶接入模式:
分支機構只要可以上網即可,上網方式可以不固定(撥號、寬帶均可)。總部上網方式要求是專線寬帶接入(服務器也可以采用托管方式),由于傳送的數據量很小,對帶寬要求不是太高。(如下圖所示)

2、VPN結點模式:
總部與分部之間建立虛擬專用網絡(即VPN),均可連接到internet網絡,且總部服務器IP地址也可以被訪問到。(如下圖所示)

3、其他模式:
根據每個企業的網絡環境不同,除提供以上接入模式外,我們還提供WIFI接入模式,GPRS接入模式,3G接入模式,更多信息請和我們取得聯系。
三、互聯網考勤系統總體設計原則
1、Web操作菜單界面的統一
Web操作菜單整個企業實現統一的風格和框架,包括預制界面、菜單層次的統一,具有鮮明的本企業風格,方便全聯網以及數據大集中。
2、員工信息管理的統一
使用企業統一的員工信息系統,使用統一的數據庫設計,使用全統一的編碼規則,包括員工編號、員工信息內容等。
3、以管理為中心的原則
基于互聯網考勤管理系統設計開發的業務,是企業希望并適合在全中小學范圍內實現全方位、多渠道地滿足考勤管理的需求是基于互聯網考勤管理系統設計原則的核心。
所謂的“全方位”是指服務內容的多樣化;所謂的“多渠道”是指服務方式的多樣化。系統可以通過多種服務內容和多種服務方式的組合,為不同類型的用戶提供相應的服務。而這種服務必須符合企業的業務實際、管理特點和用戶的使用習慣。
以管理為中心,從深層次上講不是單純的技術問題,它必須同單位的經營管理思路和具體的業務發展模式相結合。但是,考勤管理作為企業對員工管理的基礎部分,將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完成收集整理用戶意見,調查分析用戶需求的作用,并為管理和規劃部門做出業務品種開發以及部署工作提供決策數據。為此,Internet Attendance System將通過對系統原始數據的統計分析,為決策層的各種決策提供手的數據資料,為企業的經營工作服務。系統應提供“支持運行服務,支持決策層決策,支持企業自身機制的完善”的功能。
4、合法性原則
互聯網考勤管理系統的建設、使用以及相關單位考勤業務的處理,必須遵循相關的法律、法規文件,遵循相關的單位業務管理條例。確保企業Internet Attendance System 運行的合法性。
5、安全性原則
安全性是實現教育應用系統的必要條件,包括系統安全、通訊安全、數據安全、業務安全。必須充分了解系統的安全風險點并做出有針對性的安全策略。
基于互聯網考勤管理系統的建設、運行、業務處理應充分考慮應用系統和用戶帳戶的安全性,充分考慮互聯網的不安全因素,應采用多重密碼、限制業務類別等方式予以控制。必須采取有效的安全手段,保證本系統、后臺主機系統、相關數據的絕對安全;在通過WWW為用戶提供服務的同時,要防止各類惡意或無意的黑客行為和病毒侵襲,對外部接入設置防火墻進行安全檢查和過濾,內部員工對主機的訪問設置驗證和有限授權并進行審計,防止未經授權的人員誤用或進行違紀活動。
6、可靠性原則
可靠性是任何商用系統的基本要求,對于本系統來講則顯得尤為重要。
可靠性具體表現在:
1)、應用軟件的可靠性
軟件的系統設計、編碼、調試必須符合規范,以保證應用軟件的可靠性;
2)、通訊的可靠性
在系統設計和實施過程中充分考慮適應各種條件的通訊應用環境,應付通訊中可能出現的各種復雜問題,以提供一個可靠的通訊平臺;
3)、數據的可靠性
系統必須能夠提供有效數據備份恢復策略,處理可能出現的業務數據差錯。尤其是對數據的完整性的考慮更是本系統的關鍵,要有可靠的OLTP和交易事件回滾機制,防止單邊數據的產生,并要求有嚴密的同步機制。
7、實時性原則
企業基于互聯網考勤管理系統通常具有聯機事務處理(OLTP)的要求,即實時性要求很高,響應速度要快,實時性是提供優質服務的前提。本系統將在滿足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盡量提高通訊系統和密碼校驗系統的響應速度,為用戶提供滿意的服務。
8、開放性、擴展性原則
系統應遵循業務服務人性化、應用開發平臺接口開放化、管理工具實用化和設備配置系列化等原則;系統應設置靈活、維護簡單、擴充方便、能適應業務的快速發展;系統應具有很好的規范性和開放性,能與企業原有業務系統和管理系統互聯。
系統功能的設計開發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系統應能適應企業未來三到五年的業務發展的需要,同時為將來新業務的拓展留下充分的發展余地。系統平臺應可以容納已有或未來新增的不同品牌的設備,并充分保證異種設備的互操作性。為滿足未來軟硬件的靈活部署和容量要求,應考慮系統規模擴展的需求和升級能力。
9、先進性、成熟性原則
設備選型與相關技術必須符合行業標準,采用互聯網領域的新技術,保證系統在建成后一段時間內不會因技術落后而大規模調整,并能夠因其良好的體系結構和開放的標準而保持系統的先進性,延長其生命周期,同時又要保證其穩定性和成熟性,支持現有的多種業務功能和網絡協議。
10、經濟實用原則
充分利用所備,穩定地實現所需的業務功能,和已有設施緊密配合,避免重復投資,降低工程造價,并留有升級的余地。
11、方便易用性原則
Internet Attendance System涉及電信交換技術、網絡技術、數據庫技術、數據倉庫技術、管理技術等多種不同類型的行業新技術,因此在管理上難度較大。在系統設計時充分考慮屏蔽底層復雜技術,提供面向一般管理員的管理工具。系統易于使用,以減少員工培訓費用。同時,在系統維護方面,做到盡量集中、簡單,盡量避免復雜系統和多系統組合的維護開銷,減輕維護人員的負擔,提高管理和決策的效率。